一分快三稳定平台app推荐下-钱学森说: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有17人,排在17人之首位的是我母亲
你的位置:一分快三稳定平台app推荐下 > 新闻动态 > 钱学森说: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有17人,排在17人之首位的是我母亲
钱学森说: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有17人,排在17人之首位的是我母亲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0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“我是接受了我父亲和母亲的培养和教育。”

这是钱学森晚年回忆父亲和母亲时说过的一句话。

钱学森曾说:“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有17个人,其中有7个人是北大附中的老师,以及恩师卡门教授等,而排在17人之首位的,则是我的母亲。”

母亲,是孩子所有教育的起点。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一个品质优秀的母亲,对家庭和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。

幸运的是,钱学森就拥有一位品质优秀的母亲。

钱学森的母亲叫章兰娟。

1888年,章兰娟出生在杭州的一个豪门之家。

父亲章珍子曾经担任两广盐运使,后来回到杭州经商,主要经营丝业、酱园等产业,财力十分雄厚,其名下仅杭州最好地段的房产就有多处。

出生在这样的家庭,章兰娟从小就接受了正规教育,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。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,章兰娟就展现出了很高的数学天赋,而且有着很强的计算能力。

尽管家底丰厚,章珍子却不是一个看重钱财的人,所以在给女儿选择女婿方面,他最看重的是对方的人品和才华。

当时,有一个叫钱钧夫的青年,各方面条件都符合章兰娟父亲的要求,曾经在日本留学,才华横溢,相貌英俊。

于是他决定把女儿章兰娟嫁给钱均夫,并且准备了十分丰厚的“嫁妆”。

婚后,章兰娟生了儿子钱学森。

当时,父亲钱均夫和母亲章兰娟一直亲昵地称钱学森为“申儿”,因“申”与“森”谐音,又因上海被称为“申城”,一字双意。

钱均夫还给钱学森取了一个字:柏青。后来,钱学森读书时很多同学和朋友都用“柏青”称呼他。

钱学森的到来为整个钱家带来了无比的幸福,全家上下喜气洋洋,母亲章兰娟更是欣喜无比。

由于丈夫平时在外地供职,章兰娟便担任起对钱学森的教育职责。

钱学森从小就聪明,3岁时就已经能背诵唐诗宋词了。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当时的钱学森未必懂唐诗宋词,只能死记硬背,但这些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长大了自然能慢慢消化,融会贯通,达于心,达于骨髓。

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,这一点在章兰娟的身上完美的体现出来了。

上小学前,母亲为他制作了一套简单的教学方案,自己在家教他。

每天早饭后,钱学森就开始跟母亲背诵古诗文。累了,就读一些儿童读物。下午,或者画画,或者练习毛笔字。

每日如此,从不间断。

在日复一日的文化熏陶下,幼小的钱学森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。

章兰娟把自己的教育方式称为以柔克刚的启发式教育。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非强制让他接受各种道理,而是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让孩子从心底认识到道理所在。

章兰娟很懂得寓教于乐。

她自己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,尤其擅长心算。于是,她常常跟钱学森做心算游戏。

这些游戏不仅给小学森带来了许多童年的快乐,还从小培养了钱学森对数学的爱好。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在学习知识的同时,章兰娟还给儿子讲传统文化知识。

她讲“岳飞精忠报国”、“陆游仗剑去国“、“杜甫忧国忧”等这些爱国情怀的故事。

小钱学森听了之后,也在心里对我国的灿烂文明产生了崇敬和热爱之情。

其实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,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,好的家庭教育将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
在一个家庭中,母亲往往承担着子女最初的教育重任,是营造良好家风的第一“软实力”。

章兰娟不仅上得厅堂,还下得厨房。她非常能干聪明,做得一手好菜,特别擅长制作各种杭州的美食小点。以至于长大后的钱学森尽管不懂美食,但是也喜欢下厨做饭。

章兰娟不仅教育孩子获取知识,她还言传身教的让他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。

有一年冬天,北京的街头天寒地冻,北风卷着鹅毛大雪呼啸不止。

钱学森正在母亲的陪伴下凑在灯前专心读书。忽然听见门外响起比寒风还要凄厉的悲号:“大慈大悲的老爷太太,可怜可怜我这受苦受罪的人吧!行行好,赏口饭吃吧!”

章兰娟听见了,连忙停了手上的针线活,吩咐佣人找出家中最大的瓷碗,并亲自到厨房,盛满了饭菜, 顶着风雪向大门口走去。

那时候,家里总会向钱家借钱借物的亲朋邻居,章兰娟总是很热情的招待他们,只要家里有,她绝对毫不犹豫的借出去,如果那些人实在没有能力偿还,她也不计较。

钱学森在回忆他的母亲时说:“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、纯朴而善良的女性,而且是个用自己的模范行来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。每次母亲带我走在北京大街上,总会慷慨帮助那些乞讨的行人,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。”

钱学森曾经有一位“干妹妹”名叫“钱月华”。

在11岁的时候,由于家境太过贫困,父母将她送到钱家帮佣。由于为人老实,干活勤恳,被章兰娟认作了干女儿,并取名为“月华”。

章兰娟对她就像对待亲女儿一样,悉心培养她,手把手地教她打理家务。

母亲的善举,一点一滴的烙在钱学森幼小的心灵上。

母亲的身教让钱学森耳濡目染,并且日后也像自己的母亲一样,又将这样的家教传统身体力行地继续传承下去。

有一次,炊事员对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说:“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,都一叫就到,而且总是穿得整整齐齐,从来不穿拖鞋、背心。这是他看得起咱,尊重咱!”

这让钱永刚很是震惊。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从此,他就很注意用父母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,来对照和检讨自己的日常行为。他曾经感慨地说:“父亲秉承了奶奶和爷爷的身教传统,他从来不言教,只谈身教。”

1935年,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决定赴美学习,他渴望以自己的知识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现状。

临行时,母亲特意为他买了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。母亲嘱咐他:“熟读这些书籍,可以对祖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摸到一些头绪。”

钱学森在美国时,曾经为母亲画了一副肖像,他把画像挂在案头,见到这张肖像就如同母亲陪在自己的身边。由此可见,钱学森与母亲章兰娟之间的深情。

令人遗憾的是,母亲去世的时候,钱学森并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。

父亲告诉钱学森母亲去世那天的情形:“那本是个阴晦的雨天,天在最后一刻放晴了。你母亲突然睁开双眼,像是寻找什么,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:'天晴了,学森该——该回——回来了!’我还安慰她说:'天放晴了,飞越太平洋的新航线就要开通了,学森就要坐飞机回来了,你一定要等他呀!’你母亲吃力地点点头,安详地闭上了双眼。”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毕业后,美国方面为了留住钱学森开出了诱人的条件,为他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,但钱学森一直心系自己的祖国,更是将母亲的教诲牢记于心,从未忘记过当初报效祖国的愿望。

当母亲还在世的时候,每每给钱学森写信都提醒他早日回国。

母亲对钱学森的影响力,在他的身上持续一生。

综观钱学森的一生,母亲章兰娟确实在他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这就是榜样的力量!这么伟大的母亲不该被遗忘,永远向她致敬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军工装备板块再度拉升 北方长龙20CM涨停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